这年头,你要是还老老实实地看新闻,我跟你讲,迟早得被整出精神分裂来。
就说这几天吧,国际舞台上那叫一个热闹,简直比德云社的封箱演出还精彩。
一出接一出的,全是让你瞠目结舌的戏码。
就说那个最炸裂的标题吧——德国总理默茨发话了:“欧洲和俄罗斯不再和平!”
好家伙,我当时正喝水呢,一口水差点喷屏幕上。
德国,那个在俄乌冲突里一直扭扭捏捏、瞻前顾后的“欧洲老大哥”,终于要掀桌子了?
默克尔的接班人都这么刚的吗?
这可是大新闻啊,俄乌冲突的走向要变天了?
结果呢?
我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跑去一查。
嘿,血压上来了。
这位放狠话的弗里德里希·默茨先生,确实是德国政坛的大佬,但他头衔是“在野党主席”,压根就不是那个坐在总理府里的奥拉夫·朔尔茨。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在村里听见有人喊“开饭了”,结果跑过去一看,是隔壁老王家自己喊着玩儿的,你家锅里还啥也没有。
你说这事儿荒不荒诞?
但这恰恰是整个局势最真实、也最讽刺的写照。
真正掌舵的人还在那儿含含糊糊,旁边看戏的已经等不及要抢过方向盘,一脚油门踩到底了。
就在德国这边闹出“假传圣旨”的乌龙时,千里之外的美国,真正的男主角泽连斯基正在上演他的拿手好戏。
这位老兄现在是越来越懂怎么跟西方这帮“金主”打交道了。
他跑到联合国,那架势,不像个总统,倒像个顶级销售,兜售着“乌克兰不倒,欧洲平安”的终极理念。
他张口就要“战斧”巡航导弹,那口气,就好像在问服务员“你们这儿的WiFi密码是多少”一样轻松自然。
他心里门儿清,美国和欧洲已经被他牢牢绑在了战车上。
他不是在乞求,他是在提醒这帮大佬:“各位,投资已经投了,想撤资可没那么容易了,不如加码吧,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地干活。”
所以你看,美国那边立马就有消息说,十几款武器的生产线都快踩出火星子了。
泽连斯基这嗅觉,比猎犬都灵敏。
现在咱们再把视线拉回柏林。
默茨的这番话,虽然是个乌龙,但你千万别把它当个笑话看。
在野党的功能,有时候就是执政党的一面“照妖镜”,或者说,是一个“压力阀”。
默茨吼那么一嗓子,普京听了可能就是“哦”一声,但朔尔茨听了,后背估计都得冒冷汗。
这是在逼他表态,在用一种“你再不强硬,我就要替你强硬了”的方式,把他架在火上烤。
德国现在这个状态,特别拧巴。
它就像一个家里开工厂的,过去几十年一直用着隔壁老毛子家又便宜又好的煤气,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德国制造”金字招牌擦得锃亮。
结果现在,老毛子不光不供气了,还在院子里耍大刀,天天喊打喊杀。
没办法,只能去国际市场上买死贵的液化气,工厂的生产成本“嗖”一下就上去了。
原来能卖一百块的东西,现在成本就九十五,还卖个啥?
工人们也开始闹了,冬天取暖费都快交不起了。
你说他能不气吗?
但他又不好意思承认,当初是自己跟着一帮人去人家门口瞎晃悠,才把人惹毛的。
于是只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对方:“都是你的错!是你破坏了和平!”
默茨那句“对欧洲制度的战争”就是这么来的,把家务事上升到主义之争,这样一来,自己再怎么花钱军援乌克兰,都显得理直气壮,充满道义了。
可道义这玩意儿,它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工厂的机器转起来。
德国现在是俄乌冲突里,除了美国之外最大的金主,什么“爱国者3”防空系统,跟不要钱似的往乌克兰送。
可送出去的每一发导弹,都像是从自己国内的制造业身上割下来的一块肉。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恐怕只有朔尔茨自己心里最清楚。
所以你看,这场冲突,早就不是简单的领土争端了。
它是一场混合了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大混战。
每个人都在棋盘上,身不由己。
泽连斯基在赌国运,普京在赌国运,而德国,这个曾经想整合欧洲、自成一极的大国,现在却发现自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进退两难。
柏林要动手吗?
它早就身在局中了。
现在所有的狠话、所有的乌龙,都不过是这出巨大悲喜剧里的小插曲。
真正的看点在于,当寒冷的冬天再次来临,当德国人发现自己的钱包越来越瘪时,这份“道义”还能支撑多久?
到时候,是继续跟着山姆大叔的指挥棒跳舞,还是会想起被遗忘的“北溪”管道?
这戏啊,还长着呢。
正规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