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fespan of a Fact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
百老汇喜剧《事实的有效期》
11月21日-12月7日,即将载誉回归
2024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剧目
2024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小剧场”奖
2024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导演提名
一个16岁男孩自杀了
关于他的报道将被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领域中,三个职业、立场不同的人,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你心中的天平是否会摇摆?
展开剩余93%作家约翰为这起自杀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杂志社编辑艾米丽派吉姆对约翰的这篇文章进行事实核查。吉姆发现文章中存在多处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但约翰拒绝对文章做任何修改。在美国诸多媒体以非虚构(Non-fiction)为主写叙事报道的背景下,事实核查员吉姆强调“事实”的重要性,作家约翰则强调自己的文章是非虚构的“观察文章”,杂志社编辑艾米丽凭自己的职业操守对文章也有自己个人的认知和判断,三个角色站在各自立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最终他们将决定这篇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文章能否被发表。
《事实的有效期》改编自2012年同名纪实书籍,该书籍获得当年《纽约时报》“编辑之选”,其百老汇版话剧曾于2018年演出,百老汇原版卡司中,扮演事实核查员吉姆的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全剧仅三个角色,故事并不复杂,节奏紧凑。首演后,国外媒体纷纷给予该剧高度评价。
美国媒体《视相》(Variety)评论:“每当作者与事实核查员就事实陈述的真实性与文学性进行激烈辩论,我都会不自觉地认真聆听......他们之间严肃却不乏幽默的伦理层面的争议极富社会讨论价值......本剧从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喜剧应具备的讨论核心,更实现了真正的关注社会。”
百老汇版《事实的有效期》海报
2023年,《事实的有效期》中文版首次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舞台,首轮演员阵容为:刘炫锐、刘鹏、陈姣莹。该剧编剧为来自美国的杰里米·卡雷肯、大卫·默雷尔和戈登·法雷尔,原著作者为约翰·达加塔、吉姆·芬格,剧本翻译田弘毅,导演谢帅,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陈璐,多媒体设计制作胡天骥,服化设计冷佳,道具设计邵振东,音效设计王轶轩,技术设计许金佳,舞台监督薛晨,2025年全新演员阵容为:杨嘉祺、赵胜胜、付雅雯。
“令人惊喜的小剧场”
“扎实的文本、绝佳的演绎、精良的制作”
“一部回归话剧本质的
小剧场诚意之作”
“审美与深度,双双在线!”
The Lifespan of a Fact
观众评论
*以下部分剧评涉及剧透,敬请知悉。
Jim执着于事件的真实,John留恋这个世界的旋律与温度,或许两种“事实”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会在角落中被不同的人所需要。在事实被认定的范围内,它们总是恒久地有效。非常完整的故事,中间还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反转,虽然是“吵架”式的剧情表演,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也有情绪的递进,是很值得一看的话剧,三位老师演得非常好!!舞美灯光也特别出色,最后那一段真的被震撼到了。
——观众Montcumenfey评论于小红书
话题不止在于探讨非虚构文章,创作时艺术的自由和对事实遵循的平衡,媒体公信力,还有沉重的有关人的心理问题和怎样作出自杀选择的探讨。事实能否被数据衡量?事实又能否被商量?
——观众hhkkkcwx评论于小红书
感谢上话引进这部,原版是百老汇2018年上演的Daniel(曾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话剧。期待已久!中文版首演就第一时间来啦,完全满足我的期待。文本是真的强,对话精彩绝伦,结尾的舞台设计特别好,很有意义的一部作品!我真的真的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这么thought-provoking(发人深省)的话剧了!
——观众露茜评论于新浪微博
因为对新闻时效性真实性这样的话题感兴趣而大胆地选择了《事实的有效期》中文版首演场,如果说进剧场时心里的期待值为60%,那么演出结束后大脑的满足感则是90%。
我总是会对关于自杀的作品更宽容(地付钱)也更苛刻(地评价),而在看完《事实的有效期》后走去地铁站的路上和同行的朋友再提起剧里的台词口中念着“太阳落山了,已经到晚上了”泪水就浸满了眼眶我感觉,有一部分的自己,也从赌城的最高处跳了下来。
精致的剧本结构巧妙的人物立场完成了一场撕破喜剧外衣的辩论,整部剧的脉络很清晰由三位各持天然立场的人物对一篇关于男孩跳楼自杀的观察文章该如何写就进行从温和至激烈再到动人的争辩。计算机与新闻双学位出身的实习生吉姆对细节与数据追根究底,擅长舞弄文字又对自己的作品极其自傲的作家约翰想用艺术来挖掘故事背后的真相,忙碌冷静周旋各方真正与社会拔河的杂志社负责人艾米丽企图寻找好文章与好报道之间的平衡。
新闻的真实性与艺术的创造力两者看似都无错处又似乎处处都因为人类的执拗与纠结变成深渊索性,这个故事没有非要争辩出个对错是非来。到最后我们看见轻盈的文字化作沉重的碎片从天而降,正如那个我们再没有机会走进他内心的男孩用他年轻的身体击碎了赌城虚假的浮华,可是第二天天亮以后尸体被带走血迹被洗刷然后是人声与车流覆盖然后是黄昏将砖瓦印成红色然后是夜幕降临将歌舞与华灯重新点燃,谁来记得那个在高楼拨出十几通求助电话却没被接起的男孩呢?
另,是今年在小剧场体量的剧目里最喜欢的舞美与灯光设计疗愈了这一周在工作上的疲惫感。
——观众小酒评论于小红书
猫了很久的剧,或者也可以叫《一个叫列维的男孩决定去死》,用看似幽默诙谐的方式讲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平时也喜欢看非虚构写作,所以对剧中围绕事实和真相的探讨部分意犹未尽,是要冰冷的事实还是善意加工的真相,真相对不同的人又意味着什么?最后三个人分别朗读那篇报道读到我想掉眼泪,开放式的结局也很棒。
结束后听主创介绍才知道是改编自真实事件,2018年刚在百老汇上演,或许也是“进口”最快的剧了?可以排入我的年度最佳。
——观众gyydouble评论于小红书
这是上话会选的剧,说是喜剧,说到最后都是泪,有层次。最后那段真的美得凄惨,大屏幕上故事最后的那段文字,慢慢变成了“雪”,“雪”蔓延到了现实世界,最后落到了地上变成了灰烬。
当作家最后站在男孩最后站过的地方,打的那10个电话,太冰凉了。或许男孩最后站在了那里,做着最后的挣扎,他甚至比卖火柴的小女孩更凄惨,连火柴都没有。作家一定觉得如果他接到电话的时候更棒一点,男孩或许就不会死。
作家很善良,他想温暖更多需要的人,那些打电话进去是忙音的人,所以他写了那篇文章,他希望以新闻文章的形式发表,那样比小说让人感觉更近,能让更多的人重视。新闻的真实性,被热血青年吉姆守护,最后他指出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对,整个新闻就会被怀疑,公信力就会崩塌。时下的话,可能引来的就是网爆。
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能更像艾米丽,觉得吉姆没有错,但是也希望文章可以顺利发表,那个故事真的很好。所以最后的最后,就有了这部剧。真的是个很不错的结局。
——观众风云第一豆评论于新浪微博
《事实的有效期》2023年演出剧照 摄影:尹雪峰
演出信息
演艺大世界·第十一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展演剧目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环球舞台演出季
百老汇喜剧《事实的有效期》
(The Lifespan of a Fact)
一场客观事实与主观真相的较量。
故事梗概:
吉姆·芬格,一名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事实核查员*,在一家声名显赫但日渐衰落的杂志社实习。约翰·达加塔,一位才华横溢的资深作家,针对一起16岁男孩自杀的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一旦发表,极有可能让杂志社东山再起。杂志社编辑艾米丽·彭罗斯派吉姆对约翰的这篇文章进行事实核查,吉姆发现文章中存在多处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但约翰拒绝对文章做任何修改。各执一词的两个人,开启了一场关于客观事实与主观真相的辩论,幽默且耐人寻味。与此同时,距离交稿的时间也越来越近,这篇文章最终将何去何从……
*事实核查(Fact Check),是指媒体为了确保所刊载、发布的事实准确无误,而设立专门的事实核査部门和专业的“事实核査员”(Fact-Checker)。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出品人:张惠庆 | 总监制:田水 | 艺术总监:喻荣军 | 联合监制:何念 | 制作人:黄一萍 | 编剧:杰里米·卡雷肯 (Jeremy Kareken)[美国]、大卫·默雷尔(David Murrell)[美国]、戈登·法雷尔(Gordon Farrell)[美国] | 原著作者:约翰·达加塔(John D'Agata)[美国]、吉姆·芬格(Jim Fingal)[美国] | 剧本翻译:田弘毅 | 导演:谢帅 | 舞美设计:沈力 | 灯光设计:陈璐 | 多媒体设计制作:胡天骥 | 服化设计:冷佳 | 道具设计:邵振东 | 音效设计:王轶轩 | 技术设计:许金佳 | 舞台监督:薛晨
主演:杨嘉祺、赵胜胜、付雅雯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21日-12月7日 19:30(周一、周四无演出,周六加演14:00下午场,周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徐汇区安福路288号3楼)
演出票价:180/280/380元
*建议年龄12岁以上观众观看。
*演出信息及演员阵容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购票方式: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微信购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支付宝购票
- 猜你感兴趣 -
更多
剧目
发布于:上海市正规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