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你想知道中医凭啥摸脉就知病吗?
这样神奇的诊断方法是基于什么形成的呢?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中医诊断的基本的道理。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联系的。
每个人体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局部和整体是统一的,内部和外部同样也是统一的。
所以一个人的整体产生了问题,他在局部是可以看出变化的,内部产生了问题,在外部也会有所映射。
而中医的脉诊,舌诊,手诊,望诊等等都是基于中医辩证法思想的认识和方法理论来产生。
中医诊断的四个最重要的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1
司外揣内
所谓司外揣内外指的是你所产生的症状。比如说你的额头上长了一个痘痘,你的身体肌肉松软了,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这都是外。
而什么是内呢?我推测你最近有肝火上炎,可能有脾胃虚弱,这就是内。
甚至在进一步推理。
我说,你一个月前是不是心情非常郁闷,吃了不少冰镇的可乐配炸鸡。
最近一点儿力气都提不起来,就想在床上躺着,晚上睡觉睡得也不好,大便也是时干时稀。
有的时候感觉想上厕所上不出来,有的时候又是一天频频的跑厕所。
还有偏头疼,有的时候胃还有点儿隐隐作痛,甚至晚上打嗝,越打嗝越想喝可乐。
这个时候患者就说你简直太神了,像是我安的监控一样。
而这就是通过司外揣内进行了病机的推演,从而分析出具体的症状表现。
通过一部分的外部表现判断出患者的病机,从而凸显出更多的症状表现,以此确定我的病机是正确的。
这就是司外揣内在临床上的常见运用。
2
见微知著
指的是微小局部的变化。注指的是明显的整体的情况。
中医学当中有着生物全息的思想,可以将人体的某个局部当做是全身脏腑的缩影。
所以现在也衍生出了很多的中医诊断方法,比如耳诊,手诊。
脉象,舌头,耳朵,手都可以当做一个小小的天地,自有其运行规律,反射着你身体的内部脏腑表现。
3
以常衡变
这就是通过正常的来判别发现异常的变化。
很多中医学生在刚刚进入临床时,无论是自己看书,还是老师提点讲授,总是无法在真正脉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和判断病情的变化。
这是因为你并没有感受到足够多的脉象。
不知道什么样是正常的,或者在正常的范围内误差有多少,具体什么样的变化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算是异常的。
所以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一定要多摸,多学,多练,体会熟识正确的情况才能判断异常的变化。
这也就是所谓的“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诊断原理。
在上学时身边都是年轻的同学,大多数脉象还是较为正常,最开始可以多在同学身上练习,就可以了解大概的正常脉象了。
再一个在摸脉时,我们常常以医者自己的呼吸和脉象来判断患者的慢是快还是慢。
这也是中医当中以常衡变的一个方面。以医者为正常的标准,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有脉搏的快慢变化。
4
因发知受
是通过人在疾病当中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他感受了什么邪气和现在身体所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自然当中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只是自然的外在气候变化。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产生疾病。
一个是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是外在的过强或过弱。
另一个是由于人本身的过强或弱产生了对于外界变化的异常反应。
具体是对什么样的外邪?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人产生的不同表现来对其判断。
这就是《伤寒溯源集》所说的“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
除了以上原理,判断病情时一定还要根据时间、空间的不同因素,确定素体与外邪等等逻辑判断的方法推导出身体变化的总体过程,才能真正了解确定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法,切不可以仅脉定之。
图片
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规配资公司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